0%

何用这样枉费香膏呢?

——“何用这样枉费香膏呢?这香膏可以卖三十多两银子周济穷人。”
——“我若将所有的周济穷人,又舍己身叫人焚烧,却没有爱,仍然与我无益。”

马可福音14章 1过两天是逾越节,又是除酵节,祭司长和文士想法子怎么用诡计捉拿耶稣,杀他。 2只是说:“当节的日子不可,恐怕百姓生乱。” 3耶稣在伯大尼长大麻风的西门家里坐席的时候,有一个女人拿着一玉瓶至贵的真哪哒香膏来,打破玉瓶,把膏浇在耶稣的头上。 4有几个人心中很不喜悦,说:“何用这样枉费香膏呢? 5这香膏可以卖三十多两银子周济穷人。”他们就向那女人生气。 6耶稣说:“由她吧!为什么难为她呢?她在我身上做的是一件美事。 7因为常有穷人和你们同在,要向他们行善随时都可以;只是你们不常有我。 8她所做的,是尽她所能的;她是为我安葬的事把香膏预先浇在我身上。 9我实在告诉你们,普天之下,无论在什么地方传这福音,也要述说这女人所做的,以为记念。

约翰福音12章 1逾越节前六日,耶稣来到伯大尼,就是他叫拉撒路从死里复活之处。 2有人在那里给耶稣预备筵席;马大伺候,拉撒路也在那同耶稣坐席的人中。 3马利亚就拿着一斤极贵的真哪哒香膏,抹耶稣的脚,又用自己头发去擦,屋里就满了膏的香气。 4有一个门徒,就是那将要卖耶稣的加略人犹大, 5说:“这香膏为什么不卖三十两银子周济穷人呢?” 6他说这话,并不是挂念穷人,乃因他是个贼,又带着钱囊,常取其中所存的。 7耶稣说:“由她吧!她是为我安葬之日存留的。 8因为常有穷人和你们同在,只是你们不常有我。”

哥林多前书13章 3我若将所有的周济穷人,又舍己身叫人焚烧,却没有爱,仍然与我无益。

当地的中国信徒坚持要买最好的棺木。他们把他抬到湘江边停泊着的一艘船上。船长下令扯下半旗,使船朝东北驶入宽广的长江。每当船停泊下来,就有许多人把鲜花和花圈送上船。所以,当范约翰在镇江迎接这船时,只见满船花簇,灵柩已埋在大堆七彩的鲜花中了。主持葬礼的是何斯德。遗体就埋在玛莉亚和四个孩子旁边。”(《戴德生传》- 回天家的路)


不细细考察,留在心中的,是一段穿越的对话,在门徒的发难、主耶稣的回答中间,乱入了哥林多前书13章,爱的颂歌中保罗的告白——“我若将所有的周济穷人,又舍己身叫人焚烧,却没有爱,仍然与我无益”——打破玉瓶的女人,是个有爱的女人,她对主的爱的回应,使“屋里就满了膏的香气”,她并不像门徒那样与主朝夕相处,她所得到的主的爱,以时间度量,远不如门徒所得的那样多,然而她不计代价要回应这爱,要尊崇和服侍基督,让主的心得到喜悦和满足。这样的爱、这样的回应,才是真正与我们有益,“普天之下,无论在什么地方传这福音,也要述说这女人所做的,以为记念。”

法利赛人也好,犹大也好,其他门徒也好,我们也好,当我们质疑、发难这女人时,还应该记住主的这番问话:

…你看见这女人吗?我进了你的家,你没有给我水洗脚,但这女人用眼泪湿了我的脚,用头发擦干;你没有与我亲嘴,但这女人从我进来的时候就不住地用嘴亲我的脚;你没有用油抹我的头,但这女人用香膏抹我的脚…

同样想起的,是戴德生在七十二岁高龄,最后一次巡视内地会传教站时,被主接去,“当地的中国信徒坚持要买最好的棺木”。


稍加考察,三处平行经文(马太福音26:6-13、马可福音14:3-9和约翰福音12:1-8)中,马可和马太的记载近乎一致,但和约翰的记载存在一些微妙的差异:

  • 时间:“过两天是逾越节” VS “逾越节前六日”。或者可14:3-9不是按时序记载,也因此与“过两天是逾越节”没有直接关系,而是形成“倒叙”。或者是主耶稣参加过两次宴席,一次为逾越节前六日,一次为逾越节前两日
  • 地点:大处一致,均为伯大尼,小处,“长大麻风的西门家里” VS “他叫拉撒路从死里复活之处。有人在那里给耶稣预备筵席;马大伺候”。如果为同一次宴席,那么差异只是体现了作者关注的不同,如果为两次宴席,那么约翰记载的这次筵席并不在“长大麻风的西门家里”
  • 人物:除主耶稣和十二门徒均赴席外,前者有“长大麻风的西门”,后者提及“马大伺候,拉撒路也在那同耶稣坐席的人中”,并且“9有许多犹太人知道耶稣在那里,就来了,不但是为耶稣的缘故,也是要看他从死里所复活的拉撒路。”
  • 女人:“有一个女人” VS “马利亚”。也因此可能:同一宴席同一人、不同宴席同一人、不同宴席不同人😅
  • 玉瓶:马可福音提到“打破玉瓶,把膏浇在耶稣的头上”,约翰福音并未直接提及“打破玉瓶”,而是“马利亚就拿着一斤极贵的真哪哒香膏,抹耶稣的脚,又用自己头发去擦”。如果是同一次宴席,那么两相补充,当是玛利亚打破玉瓶,先将香膏浇在主耶稣的头上,再抹在主耶稣的脚上,且用自己的头发去擦。如果是两次宴席,那么仅当“逾越节前两日”那次,才“打破玉瓶”。与此同时,约翰附加了一句”屋里就满了膏的香气“,爱主的馨香,和基督的香气,满了众人的所在
  • 发难者:“有几个人” VS “有一个门徒”。如为同一次宴席,可能是犹大先质疑、带节奏,另外几个“不明真相的群众门徒”一起附和,又或是犹大和另几人一起发难,但约翰只提及了犹大。如果是两次宴席,可能第一次只有犹大质疑,然后四天的时间中,其他几人被带了节奏,导致第二次宴席时集体发难,“他们就向那女人生气”
  • 主耶稣的回复:在马可福音中,追加有“我实在告诉你们,普天之下,无论在什么地方传这福音,也要述说这女人所做的,以为记念。”

暂先考察到这里吧,再查下去可能要疯😭